什么都能造,造什么都成功!为什么王传福总能精准命中风口?

发布时间:2023-08-12 18:37:36 来源: 搜狐汽车

相信大家对“比亚迪”这个品牌都不太陌生,从电池、电子到汽车,再到新能源、轨道交通,还有半导体、口罩等等,这家企业什么都能造,且造什么都成功。有网友神评:“在比亚迪身上仿佛看到了前四次工业革命!”或许如此高的评价在旁人看来有些夸大,但在他的眼里,比亚迪每一次跨越和突破都非常不易。

2022年,他带领比亚迪实现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,成为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中国品牌。置身于汽车产业百年变局之中,他始终坚信“技术为王”。此后,时间不到9个月,他又带领比亚迪实现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,这一历史性事件见证了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疯狂增速。守得云开见月明,相信此时此刻,大家都猜到了“他”的身份。没错,他就是比亚迪这艘“科技巨轮”的掌舵人——王传福。

提到“王传福”,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、董事长兼总裁,他既有的事业成就和人生辉煌无一不让人艳羡,相信很多人都好奇,“为什么他总能精准命中风口?”其实王传福的创业故事也充满了曲折,总结一段话可以完美形容:时势造英雄,格局决定高度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时势造英雄

每一个成功案例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背景,回顾王传福和比亚迪发展经历,每一步战略布局都是经过大量数据分析、科学论证,并以社会需求为主,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去执行的。在他27岁的时候,他已经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负责主持工作的301室副主任,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处长。但他的梦想不止于此,他想将自己所研究的技术进行产业化,以更好的造福人类。

说起王传福和新能源产业的联系,关系匪浅。他在大学时期所学的专业便是电化学和材料学,可谓是“电池技术专业户”。抱着一腔热情,彼时的他对电池产业充满了憧憬和向往。上天不负有心人,1993年,一个让他实现梦想的机会从天而降,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,他被委任为总经理。

来到深圳以后,王传福发现,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,电池产业成为了手机供应链体系中的“香饽饽”,而当时中国还没有二次充电电池独立知识产权的企业。因为没有自主知识产权,所以当时国内很多电池生产厂商都采用外购电芯来组装,在这种受制于海外技术的背景下,王传福痛下决心:辞去比格电池总经理一职,扔掉“铁饭碗”,打破国内二次充电电池的技术空白局面。

对于一般人来说,王传福这个举动未免太过“冒险”,毕竟创业有风险,远不如体制内安逸轻松。但王传福并不这么认为,他坚信一个道理:最灿烂的风景不在原野,而在悬崖峭壁之上,富贵险中求,不破不立。于是乎,1994年,王传福带领规模大约20多个人的创业团队在深圳租来的冶金大院开始创业。次年,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。

公司起步初期,比亚迪主要生产镍镉电池,一条自动生产线需要几千万元才能投入使用,王传福当时带着公司仅有的几百万去购买生产线,结果遭到了日本厂家的拒绝。面对资金和设备匮乏的难题,王传福没有放弃,提出一个想法:将日本人现有的全自动机器生产线分解为半自动人工生产线,把每一道工序分解为若干个工位,工位交由熟练工人完成,最后整个生产线只花费100多万元就投入了运营,这样的生产模式为公司赚到了第一桶金,也为比亚迪的成长打下了物质基础。

经过夜以继日的技术攻克,比亚迪填补了国内二次充电电池的技术空白,凭借着物美价廉的品质一度超越了全球电池巨头三洋、索尼,成为摩托罗拉、诺基亚首个锂离子电池供应商,将国际市场上8-10美元一块的电池成本降到了2.5美元,彻底改变了世界上锂离子电池市场格局。

后来,在王传福精益求精、不断寻求突破的技术理念领导下,比亚迪于2002年在香港主板上市,在当时由其生产的镍镉、镍氢和锂离子电池分别位列全球第二、三、四位,品牌在电池市场上的占有率居高。由此可见,掌握核心技术就有主动权。而早在20年前,王传福便深谙个中道理。

超前战略眼光

直到今天,比亚迪的手机电池业务依然如火如荼的发展着,在国际电池市场上占据关键技术地位。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,虽然比亚迪电池打开了海外品牌的技术封锁,但王传福认为:真正的技术大厂,其技术发展路线是有迹可循的,是具备可持续性发展潜力的。

谁也没想到,2003年1月,王传福竟打算从电池产业跨行进入汽车制造领域。作为一家和汽车产业并无太大关联的电池厂商,王传福当时这一举动吓坏了投资人和媒体,甚至有很多基金经理打电话给他,劝他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。质疑和困惑纷至沓来,王传福没有丝毫动摇,只说了一句话:“技术可以让人的思维更远,眼光变得更远。在变革的年代,技术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。”

这话听上去很深奥,其实意思很简单,曾经的“隔行如隔山”是局限于认知框架的狭隘,只要有完备的技术实力和富有远见的发展眼光,跨行造什么都不是问题,“有技术什么都能造,造什么?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。”基于这种不服输、敢拼的战略思维逻辑,我们看到比亚迪不光是在做电池产业,也做了新能源汽车、太阳能、储能、云巴等新兴技术产业。如果仔细观察,你会发现,上述产业都没有离开王传福的逻辑:用技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。

如果我们能够站在王传福的思维认知考虑,也就能明白,为什么王传福每一次都能精准命中风口。他靠的其实并不是信念,而是一颗想要为中国人争一口气,把产业做大做强的心。同时通过比亚迪整个战略布局我们也能看到,王传福非常强调闭环管理,即在一个链条上,实现从治污到治堵,到打造云巴等轨道交通产品,以问题为导向,哪里卡脖子就解决哪里,社会需要什么就造什么,形成解决问题的闭环。因此,现在看比亚迪跨界造口罩和熔喷布,或者做其它任何一种新产品,都不会让人觉得太奇怪。

视野所及,心之所至

不是所有英雄都能造就时势,任何英雄都无法抛离时势而独立存在,只有顺应潮流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才智和价值。纵观古今中外,在时代变革浪潮的面前,机遇稍纵即逝,能够真正把握住的人不多,王传福是其一。透过解读他对技术的执着来看,其成功秘诀离不开脚踏实地、敢于创新,更关键的是,他拥有极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。而这也印证了王传福曾经说过的一句话:“我命中了所有的风口,并不是赌中的,而是战略先行。”

标签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南极创新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  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